- · 《法制与经济》投稿方式[06/29]
- · 《法制与经济》栏目设置[06/29]
- · 《法制与经济》刊物宗旨[06/29]
- · 《法制与经济》征稿要求[06/29]
数据“慧眼”赋能法律监督(法治头条)(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数据云监督,让案件线索“自动上门” 近年来,网络司法拍卖因其便捷、高效、跨地域等特征,成为人民法院以拍卖方式处置财产的首选,但在实践中却
数据云监督,让案件线索“自动上门”
近年来,网络司法拍卖因其便捷、高效、跨地域等特征,成为人民法院以拍卖方式处置财产的首选,但在实践中却有一些被执行人,利用规则漏洞“钻空子”。为此,松阳县检察院就以司法拍卖平台的社会数据资源为基础,结合发现的问题制定拒执类、程序性监督规则,实现了以数字化手段对问题的精准发现。
版式设计:张丹峰
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但行政执法涉及面广、案件数量大、专业性强,怎么破解其中的发现难、移送难、监督难?作为第一批研发创新基地中唯一一家省级检察院,湖北省检察院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打造出了政务数据云监督,让监督线索“自动上门”。
如今该模型已在浙江全省共享并推广。截至目前,模型从浙江全省34万份网拍数据中筛查出程序性监督线索3636条,制发纠正型检察建议478件,促进法院个案纠正的同时,推动法院网拍公示规范化。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8日 19 版)
“传统的‘被动受案、个案办理'监督办案模式,正在发生由个案向类案、由被动向主动、由办理向治理转变的深刻变革。”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对法律监督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都带来深远影响。
“模型的数据来源于省检察院数据治理平台接入的全省42个执法领域3000多个单位的执法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能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比对、关联、碰撞、筛查,推送监督线索。”该院检察官介绍,模型应用以来,通过线索推送,共建议移送案件4823件,公安机关立案3968件。
破产财产分配中劳动债权优先,本来是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实践中却有人“钻空子”虚构劳动债权套取财产分配。江苏省苏州市检察机关通过“破产领域虚假劳资债权监督模型”,陆续发现多家公司涉虚假劳动债权线索24件,已提出监督意见12件,移送犯罪线索3件,剔除虚假劳动债权327万元,有效维护了真实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黄美媚对此印象深刻:“检察监督装上‘数字大脑',可以更好推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从监督质效上看,用好大数据为检察监督按下了‘快进键'。”
2021年11月,最高检确定湖北省检察院、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为第一批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研发创新基地。四地检察机关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路径探索。
“通过数字赋能,最大程度激发‘数据'对法律监督工作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让监督线索发现难、工作碎片化、质效不突出等瓶颈问题有了新的破解之道。”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表示,自2018年起,浙江省检察机关率先探索运用大数据排查监督线索,研发“民事裁判智慧监督系统”破解“虚假诉讼”治理难题,“如今浙江省各地数字检察办案模型达上百个,全省一体推进专项监督达17个,大数据对于法律监督的撬动作用正在显现。”
经过一番要素筛查、关联分析,检察机关将得到的线索移送有关部门,真相浮出水面。原来,车辆发生事故后,该汽修厂会一边第一时间派人到达现场,以帮助拖车、免费维修、代为理赔等为由,将车辆拖至厂内,并诱骗车主转让理赔权;另一边又以隐瞒车辆去向或者借故拖延等方式阻挠保险公司定损。之后,这个团伙通过虚增维修项目扩大车损,对保险公司不认可车损的,则委托利益勾连的评估机构作评估定价,并以评估报告为依据,派人以原告身份向法院提起理赔诉讼,获取非法利益。
既要唤醒内部“沉睡”数据,也要打通外部数据壁垒
文章来源:《法制与经济》 网址: http://www.fzyjjzz.cn/zonghexinwen/2022/0728/2393.html
上一篇:基层群众夜间游玩 法治夜市准点出摊
下一篇:央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举措完成率超95%